輸入關鍵字搜尋本網站

2012/04/20

古人說花09~桃金孃(倒捻子)

倒捻子

在海南看到幾株正在開花的桃金孃,桃金孃的果實稱倒捻子,唐朝劉恂《嶺表錄異》中有:「……有子如軟柿,頭上有四葉,如柿蒂,食者必捻其蒂,故谓之『倒捻子』 ……」倒捻子在歷代文獻也寫成倒粘子、都捻子、多年子、黏子、多南子、冬年…等,都是閩粵方言的轉音字,現今台語仍唸tó ni ato ni a,好吃哩~~夏季在郊野看到可別錯過品嚐的機會,紫色才是成熟的喔。

最後一天參觀海口市的蘇公祠時,不禁聯想到被謫貶海南儋州的蘇東坡,曾經生動描述桃金孃與果實「倒捻子」,回來花了功夫查,終於在東坡全集中查到一篇名為海漆錄》的文章,東坡把桃金孃另取一個令人無法捉摸的新名字「海漆」,唉~標新立異古今皆然。

全文如下:

吾謫居海南,以五月出陸至藤州,自藤至儋,野花夾道,如芍藥而小,紅鮮可愛,樸樕叢生,土人云:「倒粘子花也。」至儋則已結子如馬乳,爛紫可食,殊甘美。中有細核,嚼之瑟瑟有聲,亦頗苦澀,童兒食之或大便難通。葉皆白,如白葦狀。野人夏秋痢下,食葉輒巳。海南無柿,人取其皮,剝浸揉撋之,得膠以代柿,蓋愈於柿也。吾久小便白膠,近又大腑滑,百藥不差。取倒粘子嫩葉酒蒸之,焙燥為末,以酢糊丸,日吞百餘,二腑皆平復,然後知其奇藥也。因名之曰海漆而私記之,以貽好事君子。明年子熟,當取子研濾,酒煑為膏以劑之,不復用糊矣。戊寅十一月一日記。

戊寅是西元1098年,為蘇軾被貶至海南儋州第二年,此時他已經得到桃金孃很多好處,甚有所感才寫下這篇文章吧!關於桃金孃植物的介紹,我2006年就寫過了,這篇不再贅述。不知道各位愛花人有沒有吃倒捻子的經驗,不妨說來聽聽?



3 則留言:

  1. 桃金孃紫色熟果是我小時候的美味記憶
    記得曾經因太貪吃受便秘之苦
    離開北部家鄉多年不曾再與桃金孃相遇
    她就像故鄉的親人
    幾年前特地沿著小時候嬉戲的山徑尋找她的芳蹤
    回鄉遇故人那份驚喜至今還深深觸動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桃金孃果實除了是幼年物質尚不豐裕年代孩童們的零嘴
    媽媽總會將採來的果實加入紅砂糖釀成「多年酒」(台語發音)
    台北冬天特別濕冷
    媽媽會拿出珍釀的多年酒斟上一小杯
    感覺好好喝也好溫暖喔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