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楚可憐的小菊花
我發現台灣花卉界(包括花藝界)有個怪現象,就是把認識不認識的小菊花統統叫「雛菊」。吼~~真想翻桌啦 ┴─┴︵︵︵╰(‵□′╰)。什麼都叫雛菊,那遇到真正的雛菊該怎麼辦?我想到巷口、夜市那些「正宗」、「台灣第一家」、「元祖老字號」、「創始店」那些字樣不要套在真正的雛菊身上才好。我知道會這樣亂的原因應該出在英文的 Daisy 上,英文中 Daisy 就是指雛菊,其他菊科的花卉可能套上 Daisy,取為 Africa Daisy、Ox-eye Daisy、Globe Daisy 之類的,難怪大家會被搞糊塗。
來,真正的雛菊長這樣~~根出葉,葉子有點像小白菜或菠菜幼苗的感覺,花梗短短小小的,一般就比葉子還要高一些而已。花序直徑只有1.5~3㎝左右,大約是5塊錢或10塊錢銅板大。園藝品種大多是舌狀花變成管狀的品種,有的好幾層甚至全部都是管狀花的「重瓣」品種,只有一層的「單瓣」種較少見,花色有白與粉紅。花市有賣,都在涼季上市,是用黑軟盆的草花苗,較格很低廉。只是看到這裡愛花人都會納悶有這種花嗎?當然有,只是人們的目光都被奼紫嫣紅、亮黃濃橘的其他花大且豔麗的草花給吸引過去了,怎會注意到這楚楚可憐的小花兒?
雛菊中文名字源自日本,這一屬植物在日本明治時代就已經引進日本,並在北海道等冷涼的地區成為歸化植物。日文會取為「雛菊ヒナギク」有幾個解釋,一是在冷涼氣候區雛菊盛花期是3~5月,逢日本3月3日(也有地方過4月3日)的傳統節日「雛祭り」;另一說是雛菊的花朵,像雛祭時有女孩的家中擺放的「雛人形」一樣可愛。還有一個就很單純以字義來說,作為幼鳥解釋的「雛」字,在日文中還有小的、可愛的意思。所以雛菊就是小小的、可愛的菊花,也不用扯到雛祭、雛人形去了!這點和雛菊的屬名相符,Bellis 源自於拉丁文的 Bella,就是美麗、可愛、漂亮的意思,這麼楚楚動人的小花,不論中外都有一致的看法。
只是適應性強與耐修剪(因為生長點很低,割草機割不到所以很容易再生)的特性,讓她成為草坪中的顧人怨雜草。我在英國就拍過草地上的野生雛菊,其實當作花來欣賞也不錯。只是看資料知道她早已入侵北美與澳洲、日韓等地,就覺得這樣其實也不太好。和台灣四處可見的紫花酢漿草、大花鬼針草、紫花藿香薊一樣,入侵後滿地都是外來的野花,可想他們對於本地野花的排擠與競爭,這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的。
雛菊
學名:Bellis perennis
英名:Daisy、Common Daisy、Lawn Daisy、English Daisy
日名:ヒナギク(雛菊)、チョウメイギク(長命菊)、エンメイギク(延命菊)、デージー、デイジー
簡介:菊科雛菊屬的多生草本,園藝栽培多最為一年生使用。原產歐洲各地,現已歸化大洋洲、北美洲及亞洲溫帶氣後區。根出葉,植株從基部叢生,株高約10~20㎝。卵形或匙形葉片,葉長約5~10㎝。舌狀花白色或粉紅色,管狀花黃色,園藝栽培大多是舌狀花變成管狀的品種。植株不耐溼熱,大多於冬春季上市販售,台灣開花期大約12~4月。繁殖採用播種或分株法。
印象中有一本日本園藝書形容得很貼切
回覆刪除"羽毛管般的花瓣"大小形狀都還蠻像的
其實在台灣也有歸化的族群
在阿里山有看過單瓣舌狀花的品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