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瓜究竟是什麼東西?
事情的原因就出在「木瓜」兩字,以字義來看,就是樹木長著像瓜果實或是果實像瓜卻堅硬如木的植物。這個植物名稱最早出現在周朝,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。著名的《詩經•國風•衛風•木瓜》篇是這樣寫著:
投我以木瓜,報之以瓊琚。
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!
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
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!
投我以木李,報之以瓊玖。
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!
《周禮•冬官•考工記•弓人》也有:「凡取幹之道七,柘爲上,檍次之,檿桑次之,橘次之,木瓜次之,荆次之,竹爲下。」紀錄木瓜的枝也可以作為品質比較差一點的弓材。《爾雅•釋木》有「楙,木瓜。」的解釋。但是上面舉例都只有名字,無法推敲這植物究竟長什麼樣子?
接著來看《本草》介紹木瓜:「木狀如柰,花生於春末,深紅色。其實大者如瓜,小者如拳。」奈是蘋果屬 Malus 的植物,即是現代稱為花紅、林檎、沙果一類的花果具可賞的植物(果實也堪食)。所以《本草》說木瓜像蘋果屬,花開在春末,花色深紅,果實大的如瓜,果實小的有拳頭大。綜合這些型態特徵,基本上符合木瓜屬的植物無誤。木瓜屬Chaenomeles,或稱貼梗海棠屬。落葉灌木或喬木,枝有刺或無刺。產亞洲東部溫帶至亞熱帶地區。學名是由希臘文 chaino(開口)與melon(蘋果)兩字組合成,意指像蘋果的果實會開裂。分類上接近蘋果屬,花朵則如桃、梅般嬌艷。
番木瓜原產熱帶美洲,十七世紀時才由西班牙或葡萄牙人引進亞洲栽培。以中國本位主義來看,外國來的東西概以「番」稱之。所以長得像木瓜,從外國來的所以就叫「番瓜」或「番木瓜」。例如清代吳其濬《植物名實圖考》就有清楚的圖文描述番木瓜的樣子,文字是這樣寫的:「番瓜產粵東、海南,家園種之。樹高二、三丈,枝直上,葉柄旁出。花黃。果生如木瓜大,生青熟黃,中空有子,黑如椒粒。香甜可食。」看這文字我想大家直接會想到我們習慣上叫「木瓜」的東西吧!但是問題就出在真正的「木瓜」與俗稱木瓜的「番木瓜」不分,網路一堆養生保健的資訊介紹台灣盛產的「木瓜」如何如何,卻又引用中醫各本草古籍裡面所寫木瓜的性味、療效,把兩種不同的東西雜亂拼湊來講,實在很荒謬。
學名
|
英名
|
分類
|
產地
|
性狀
|
木瓜
Chaenomeles
|
Japanese Quince
Chaenomeles
|
薔薇科
木瓜屬
|
東亞溫帶與亞熱帶地區
|
落葉灌木或喬木,花紅色系,形似梅花。果堅硬,大小與形狀與蘋果或梨子相似。
|
番木瓜
Carica
|
Papaya
|
番木瓜科番木瓜屬
|
美洲熱帶地區
|
常綠喬木,少分枝。葉聚生幹頂,葉柄長且空心,花黃白色。果實洋梨形或紡錘形,果肉軟。
|
貼梗海棠是別名
不過要注意的是木瓜屬有5種,除了原產日本的日本木瓜之外,中國原產4種中,以喬木狀,花朵單生,果實作藥用的「木瓜」;與灌木狀花朵簇生的「皺皮木瓜」兩種栽培最普遍(本文所有花朵都是皺皮木瓜的花)。木瓜作為藥材食的乾燥果時外皮光滑,所以中藥界稱光皮木瓜,皺皮木瓜顧名思義就是乾燥果的外表會縐縮。不過古人沒分這麼清楚,概以木瓜通稱。觀賞價值高的皺皮木瓜在平安朝時傳到日本後更受到重視。因為原本就是灌木,所以很容易修剪雕形製作成「盆景」欣賞。銅筋鐵骨般具光澤的枝,紅殷朱赤的醒目花朵,讓她稱為「花物」中的名品。東西受重視後,栽培的品物就多了。經過人工栽培選育,目前皺皮木瓜的觀賞品種已經超過200種以上,育種以日本最興盛,英國等歐洲國家也有一些不錯的品種。最值得一題的是,日本有個傳統名種,這個種花朵小且單瓣,葉子小但具有光澤,幹粗枝短生長緩慢,不過有四季開的特性。上面的描述會不會讓人想到梅花?所以日本便命名為「長壽梅」的品種,型態像梅,且具有長壽的意義。後來日本園藝界衍生出將長壽梅這個名字套在所有的皺皮木瓜上,就也是目前台灣花市也將皺皮木瓜稱為長壽梅的原因。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中國稱木瓜的植物在日本誤稱為花梨カリン,皺皮木瓜反而當木瓜ボケ叫。下面的簡易檢索表與名稱對照表,可以讓愛花人清楚的分辨5種木瓜屬植物的不同之處。
木瓜屬簡易檢索表
1.枝無刺;花單生,先葉後花;萼片有齒且反折;葉緣有刺芒狀鋸齒,齒尖、葉柄有腺……木瓜
1.枝有刺;花簇生,先花後葉或花葉同出;萼片全緣或近全緣;葉緣鋸齒或稀全緣。
2.葉緣有鋸齒;萼片直立
3.小枝平滑,二年生枝無疣狀突起;果實直徑5~8㎝,成熟期晚。
4.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,幼時葉背無毛或有短柔毛,葉緣有尖銳鋸齒;枝條初期直立,不久後展開;花柱基部無毛或稍有毛。……皺皮木瓜
4.葉片橢圓形或披針形,幼時葉背密生褐色絨毛,葉緣有刺芒狀鋸齒;枝條堅硬直立;花柱基部常被毛。……毛葉木瓜
3.小枝粗糙,二年生枝有疣狀突起;果實直徑3~4㎝,成熟期早;葉片倒卵形或匙形,葉背無毛,葉緣有圓鈍鋸齒;花柱無毛。……日本木瓜
4.葉全緣;萼片反折;花柱基部有毛……西藏木瓜
.
學名
|
別名
|
日名
|
毛葉木瓜
Chaenomeles cathayensis
|
木桃
|
真木瓜マボケ
|
日本木瓜
Chaenomeles japonica
|
倭木瓜、和圓子
|
草木瓜クサボケ、和木瓜ワモッカ、野木瓜ノボケ、小木瓜コボケ、地梨ジナシ、シドミ
|
木瓜
Chaenomeles sinensis
|
楙、木李、木梨、光皮木瓜、榠楂、海棠
|
花梨カリン
|
皺皮木瓜
Chaenomeles speciosa
|
木瓜、貼梗海棠、貼梗木瓜、鐵腳梨、刺梅
|
木瓜ボケ、長壽梅(長寿梅)チョウジュバイ、唐木瓜カラボケ、寒木瓜カンボケ、緋木瓜ヒボケ
|
西藏木瓜
Chaenomeles thibetica
|
チベットモッカ
|
寒梅又是什麼?
「寒梅」很文雅啊,有什麼不好?
字義上當然沒甚麼不好,但本來傳統上就有的名字不用,而另起名只是會增加混亂而已。覺得「皺皮木瓜」不好,那沿用明清時的「貼梗海棠」如何?用日本傳來的「長壽梅」也不錯,至少老一輩盆景界與園藝界都是這樣叫的。但取個字義模糊的「寒梅」兩字,讓雅號文藝的愛花人誤將古詩詞中的「寒梅」兩字套在這皺皮木瓜上面就大大不妥了。
首先,自古園藝典籍與梅花專著中沒有「寒梅」這種花。二是「寒梅」兩字是形容詞,形容梅花在天仍凍寒時便爭先吐芳的特性。中國歷代詩詞中出現寒梅二字的作品超過30首以上。如下面舉例
南宋 王十朋
蓬山地冷花木稀,祇有寒梅已先吐。
唐 張謂 早梅
一樹寒梅白玉條,迥臨村路傍溪橋;
不知近水花先發,疑是經春雪未銷。
唐 王適 江濱梅
忽見寒梅樹,開花漢水濱;
不知春色早,疑是弄珠人。
唐 李商隱 憶梅
定定住天涯,依依向物華;
寒梅最堪恨,長作去年花。
寫這麼多很累(其實查文獻更累),我知道看的人應該會更累。但事情就是這樣,有錯不澄清只會一錯再錯,這對花農與愛花人都不是好事(就像杏花一樣@@)。這篇超過4000字,花了我近一星期的時間查證整理,我是樂在其中啦(謎之音:根本是臭酸窮老學究一枚~),只希望這個美麗的花卉可以「名正言順」的呈現在愛花人面前。最後附上清代高士奇所著《北墅抱瓮錄》的一段文字:「蘭渚左偏木瓜一株最盛,花蘂類海棠而色較紅。實如小瓜黃潤可愛,香極醲釅。以一、二枚置坐隅清芬滿室,可經數月。」不經回想到遊覽車上那粒把玩好幾天的木瓜,可惜皺皮木瓜在台灣結實率很低,否則當作天然的薰香應該會非常怡人的。
.
想進一步了解木瓜屬與近緣植物的鑑別,請看我這篇「梨子蘋果花,看到眼花花?」
想進一步了解木瓜屬與近緣植物的鑑別,請看我這篇「梨子蘋果花,看到眼花花?」
真是非常佩服,把木瓜這植物古今中外的資訊都找出來了,而且只花一個星期!
回覆刪除要一般花農弄清楚這些真是太為難他們了,呵呵~
Dear 老師,
回覆刪除我拍到木瓜樹的白花已經很興奮了,沒想到還有這些沒見過的花與果,謝謝分享.
對園藝治療這主題有興趣,謝謝您格內這類文章可供學習&參考.
我於四腳亭與十分瀑布看到的一種含苞紅扶桑,也在您格內找到芳名.
Take care!
Melissa
2/7/2013
老師辛苦了
回覆刪除在台灣花商亂取名字的亂象好像已經無法挽回了...
那天去花店,我說我要一束洋桔梗,老闆說他沒賣洋桔梗只有桔梗,我就說他賣的那個是洋桔梗不是桔梗,但是他硬要跟我爭論說那是桔梗不是洋桔梗,所以龍膽科的洋桔梗在台灣就默默地變成桔梗了...
後來去花市,我說我要一盆秋海棠,老闆說他沒秋海棠梗只有海棠,我就說他賣的那個是秋海棠不是海棠,但是他硬要跟我爭論說那是海棠不是秋海棠,故秋海棠科的秋海棠在台灣就默默地變成海棠了...
番木瓜花香很迷人,聞起像到了熱帶叢林。
回覆刪除不知老師聞過的木瓜果香氣則類似什麼,
竟然能薰香數月,真想咬一口試試
非常港謝老學究辛苦解惑!(大心)
回覆刪除別客氣
刪除“木瓜”是中藥當中,祛濕和胃、舒筋活絡
刪除常用於關節炎或風濕性關節炎的藥材~
木瓜是中藥材沒錯。
刪除